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  星期
    • 首页
    • 期刊介绍
      1. 杂志简介
      2. 编委会
      3. 发展历程
      4. 编辑部
    • 在线期刊
      1. 当期目录
      2. 过刊浏览
      3. 优先出版
      4. 下载排行
      5. 浏览排行
      6. 引用排行
    • 作者指南
      1. 投稿须知
      2. 写作指南
      3. 下载中心
      4. 开放获取政策
    • 期刊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高级搜索
    E-mail Alert订阅
    LOGO
    • 首页

    • 期刊介绍

      1. 杂志简介
      2. 编委会
      3. 发展历程
      4. 编辑部
    • 在线期刊

      1. 当期目录
      2. 过刊浏览
      3. 优先出版
      4. 下载排行
      5. 浏览排行
      6. 引用排行
    • 作者指南

      1. 投稿须知
      2. 写作指南
      3. 下载中心
      4. 开放获取政策
    • 期刊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摘要(6)
    上海地区PM2.5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
    孙娴雯, 叶晓芳, 陈培莉, 任蕾, 彭丽, 梁丽, 顾文超, 李庆云
    doi: 10.19428/j.cnki.sjpm.2017.11.00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发病与患者临床特征和居住环境的关系。方法纳入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就诊的AECOPD患者352例,分析其居住环境和PM2.5浓度与AECOPD的相关性。结果PM2.5浓度越高,AECOPD发生次数越多,人均居住面积与马路街道的距离均与AECOPD相关。对纳入临床与居住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获得预警公式。结论高浓度PM2.5暴露是AECOPD的重要诱因,与居住因素等相关。预警公式的设立对AECOPD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空气污染, PM2.5
    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与急性加重风险关联的前瞻性研究
    林涛, 徐芊, 吴抗, 邱桦, 王莹莹, 刘晓琳, 王小楠, 柯居中, 李智韬, 陈晓丹, 刘庆平, 付朝伟, 阮晓楠, 王娜
    doi: 10.19428/j.cnki.sjpm.2021.20777
    目的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质量与病情急性加重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浦东新区10个社区的轻中度COPD患者进行基线及前瞻性随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信息、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病情急性加重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负二项回归估计睡眠质量与急性加重风险的关系。结果212名研究对象参与基线调查并完成随访,轻度COPD患者占95.8%。女性略多于男性,65岁以上患者占54.2%,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约占32.9%。18.9%的患者在随访时自报过去1年间发生过急性加重。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随着睡眠质量下降,急性加重风险增加,调整后RR值为1.12(95%CI:1.02~1.24),其中,睡眠效率低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风险升高,其调整后RR值为1.66(95%CI:1.17~5.43)。结论社区轻中度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受睡眠质量影响显著,尤其存在睡眠效率低的患者。提示对睡眠质量应在社区及患者自我管理中加以关注,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质量, 急性加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个性化管理效果分析
    张贤, 周跃, 何欣
    doi: 10.19428/j.cnki.sjpm.20180122.007
    目的探讨社区个性化管理方案在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进程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80例COPD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填写。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CA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个性化管理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 个性化管理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情况调查
    邱桦, 阮晓楠, 周先锋, 肖甜, 付朝伟, 吴抗, 王小楠, 柯居中, 刘晓琳, 于思雨, 林涛
    doi: 10.19428/j.cnki.sjpm.2018.1870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认知情况,为COPD社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325名医生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答率为99.1%,问卷调查社区医生一般情况、COPD防治相关知识和COPD管理认知情况。结果86.6%的医生认为肺功能检测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77.0%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需要维持治疗,26.4%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外配药品首选气雾剂,23.0%的医生认为长期吸氧可能产生依赖性,60.2%的医生以前接受过COPD相关知识培训,仅21.7%的医生知道COPD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49.7%的医生认为自身不具备提供COPD社区保健服务的能力,尤其缺乏社区管理指导能力和临床治疗指导能力。社区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高于公卫医生,但是否接受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不影响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结论社区医生在COPD预防及患者诊疗方面存在不足,有必要完善社区肺功能仪等相关设备的配置,并加强COPD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培训,并且需要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其中的COPD防治相关内容,切实提升社区医生的COPD防治能力。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医生, 认知
    上海地区PM2.5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
    孙娴雯, 叶晓芳, 陈培莉, 任蕾, 彭丽, 梁丽, 顾文超, 李庆云
    doi: 10.19428/j.cnki.sjpm.2017.11.00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发病与患者临床特征和居住环境的关系。方法纳入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就诊的AECOPD患者352例,分析其居住环境和PM2.5浓度与AECOPD的相关性。结果PM2.5浓度越高,AECOPD发生次数越多,人均居住面积与马路街道的距离均与AECOPD相关。对纳入临床与居住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获得预警公式。结论高浓度PM2.5暴露是AECOPD的重要诱因,与居住因素等相关。预警公式的设立对AECOPD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空气污染, PM2.5
    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与急性加重风险关联的前瞻性研究
    林涛, 徐芊, 吴抗, 邱桦, 王莹莹, 刘晓琳, 王小楠, 柯居中, 李智韬, 陈晓丹, 刘庆平, 付朝伟, 阮晓楠, 王娜
    doi: 10.19428/j.cnki.sjpm.2021.20777
    目的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质量与病情急性加重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浦东新区10个社区的轻中度COPD患者进行基线及前瞻性随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信息、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病情急性加重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负二项回归估计睡眠质量与急性加重风险的关系。结果212名研究对象参与基线调查并完成随访,轻度COPD患者占95.8%。女性略多于男性,65岁以上患者占54.2%,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约占32.9%。18.9%的患者在随访时自报过去1年间发生过急性加重。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随着睡眠质量下降,急性加重风险增加,调整后RR值为1.12(95%CI:1.02~1.24),其中,睡眠效率低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风险升高,其调整后RR值为1.66(95%CI:1.17~5.43)。结论社区轻中度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受睡眠质量影响显著,尤其存在睡眠效率低的患者。提示对睡眠质量应在社区及患者自我管理中加以关注,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质量, 急性加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个性化管理效果分析
    张贤, 周跃, 何欣
    doi: 10.19428/j.cnki.sjpm.20180122.007
    目的探讨社区个性化管理方案在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进程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80例COPD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填写。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CA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个性化管理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 个性化管理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情况调查
    邱桦, 阮晓楠, 周先锋, 肖甜, 付朝伟, 吴抗, 王小楠, 柯居中, 刘晓琳, 于思雨, 林涛
    doi: 10.19428/j.cnki.sjpm.2018.1870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认知情况,为COPD社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325名医生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答率为99.1%,问卷调查社区医生一般情况、COPD防治相关知识和COPD管理认知情况。结果86.6%的医生认为肺功能检测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77.0%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需要维持治疗,26.4%的医生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外配药品首选气雾剂,23.0%的医生认为长期吸氧可能产生依赖性,60.2%的医生以前接受过COPD相关知识培训,仅21.7%的医生知道COPD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49.7%的医生认为自身不具备提供COPD社区保健服务的能力,尤其缺乏社区管理指导能力和临床治疗指导能力。社区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高于公卫医生,但是否接受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不影响全科医生的COPD相关知识技能水平。结论社区医生在COPD预防及患者诊疗方面存在不足,有必要完善社区肺功能仪等相关设备的配置,并加强COPD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培训,并且需要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其中的COPD防治相关内容,切实提升社区医生的COPD防治能力。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医生, 认知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1957510, 021-61957520, 021-61957521, 021-61957522 传真: 86-21-62788894 Email: zazhi@scdc.sh.cn 沪ICP备17042941号-2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  百度统计

    版权所有:上海市预防医学会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

    沪ICP备17042941号-2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