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部分优先发表的文章请点击下面链接进行查询、下载、阅读。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HYI/detail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李林瀚, 杨东见, 周艺彪, 姜庆五
[摘要](43308) [FullText HTML](22192) [PDF 1574KB](86)
摘要: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具有与其他疾病较之特殊的时代特色和意义。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血防工作经历了由调查真实疫情,引起中央最高层重视,随后在国家一系列法令和规范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又在社会发展的徘徊期被赋予了额外的政治意义后前期的工作成果被打破;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借助国际资金力量重新加强了血防的力度,并从历史经验中摸索出如今更全面的防治策略。在一系列不断转变发展的血防策略中,通过政府政策、机构模式、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调整和发展实现了如今新形势下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显著下降。笔者认为,巩固当下的防治成果,使血吸虫病不再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仍需要持续的关注。
孕期三氯生暴露及其对子代出生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史书晓, 肖萍, 田英
[摘要](42908) [FullText HTML](22932) [PDF 7315KB](19)
摘要:
三氯生(TCS)是一种广谱抗生剂,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经口/胃肠道摄入和皮肤吸收是TCS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TCS在人体内消除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尿液。研究已证实TCS能干扰甲状腺功能和生殖内分泌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关注于妊娠期的TCS暴露及其和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妊娠期妇女的TCS暴露水平较低。动物实验提示妊娠期的高剂量TCS暴露可能通过其内分泌干扰作用对出生结局产生影响。本文对孕期TCS暴露对子代出生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β-冠状病毒引起人类疾病的流行与控制
熊成龙, 蒋露芳, 姜庆五
[摘要](37154) [FullText HTML](17380) [PDF 1336KB](134)
摘要:
β-冠状病毒(Beta Coronavirus,β-CoV)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引起宿主呼吸道、肠道、肝和神经系统疾病。自2002年出现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SARS-CoV)所引起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以来,先后又有该属其他种类的病毒引起人类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及人类冠状病毒HKU1肺炎。冠状病毒以其高的传播效率、严重的感染后果以及捉摸不定的流行时间对人类健康构成持续的威胁。本文综述了β-CoVs所引起的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历史、病毒来源与传播方式以及对病毒应采取的检测与监控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β-CoVs所致人类疾病提供依据。
过早死亡率(减寿率)的标化和计算
俞顺章, 吕桦, 陆家良, 陈杰, 陈兴栋, 张铁军, 赵根明
[摘要](23762) [FullText HTML](7057) [PDF 972KB](234)
摘要:
过早死亡率(premature death rate,PDR)或减寿率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疾病致死对社会的影响。该方法计算简单, 与寿命表法算出的优先防治病种基本一致,可供制定卫生政策时应用。
国内外灾难物资储备种类和布局
李鹏, 李莉, 马龙腾, 杨帆, 刘吉洛, 曹广文
[摘要](23441) [FullText HTML](10980) [PDF 1222KB](66)
摘要:
灾难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严重破坏的突发事件。灾难物资储备是对救灾物品器材及维持生命必需品的储备,是有效应对灾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严重程度加剧,物资储备的种类和储备地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综合了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灾害物资管理体制、物资储备种类和储备地点,探讨了国内与国外的区别和优缺点,对我国灾难物资储备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启示。
1974—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宫颈癌死亡趋势分析
朱琳, 王灵, 丁一波, 王硕, 韩雪, 曹广文
[摘要](20888) [FullText HTML](9247) [PDF 1320KB](133)
摘要:
目的了解1974—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人群宫颈癌死亡趋势变化。方法数据来源于杨浦区肿瘤登记系统中1974—2015年杨浦区宫颈癌死亡资料,采用Joinpoint回归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杨浦区宫颈癌死亡趋势,并采用Segi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1974—2015年间,上海市杨浦区共报告宫颈癌死亡例数476例,粗死亡率为2.3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3/10万。宫颈癌在60岁及以上女性中死亡率较高,死亡人数占69.75%。结论上海市杨浦区宫颈癌在1996—2015年间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60岁及以上人群属于宫颈癌死亡高危人群。
中国艾滋病流行新变化及新特征
何纳
[摘要](19827) [FullText HTML](8489) [PDF 1260KB](221)
摘要:
该文对我国过去10年来艾滋病流行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总体平稳,但地区差异显著。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老年男性人群中HIV感染风险较高,HIV基因亚型更加复杂,CRF01_AE、CRF07_BC、CRF08_BC的流行率不断上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覆盖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但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原发性耐药率也显著增加。为应对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出的新特点,需要适时调整艾滋病防控策略。
上海市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使用情况现场实测
喻彦, 彭娟娟, 李庆峰, 周德定, 高宁, 苏慧佳, 徐乃婷
[摘要](19514) [FullText HTML](8891) [PDF 1360KB](18)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情况,为促进和完善相关立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百度地图定位功能,将上海市分为内、中、外环4片区域,每片区域随机抽取2个点,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记录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率。结果2015—2017年期间,共实测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45 430名,头盔正确佩戴率为12.45%;乘坐人员6 886名,头盔正确佩戴率为1.93%(χ2=672.44, P < 0.001)。男性驾驶员头盔佩戴率(12.76%)高于女性(11.45%)(χ2=12.84,P < 0.001)。无论是驾驶人员还是乘客,头盔佩戴率的季节性均明显,夏天头盔佩戴率较低,而冬季头盔佩戴率较高。内环内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较高,外卖人员的头盔佩戴率远高于快递人员(34.34%,10.18%;P < 0.001)和总体人群水平(34.34%,12.45%;P < 0.001)。结论上海市电动车驾乘人员的头盔佩戴率总体较低,驾乘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应尽快完善相关电动自行车头盔立法,以减少电动自行车伤亡事故。
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宋夏, 刘弘
[摘要](17945) [FullText HTML](9687) [PDF 742KB](16)
摘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约18%(95%CI:17%~20%)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与诺如病毒存在关联,发展中国家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的比例较低, 为12%(95%CI:9%~15%)。诺如病毒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可通过人传人、食物、饮水、环境等途径进行传播,在全球食源性暴发的比例约占全部诺如病毒暴发的14%。由于诺如病毒引发的疾病往往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常常在旅游轮船、军队、医院、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中暴发性流行。诺如病毒感染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GⅡ型,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为GⅡ.4型。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引起2016年冬季日本诺如病毒大流行的基因型为一种重组后的新变异株GⅡ.P16-GⅡ.4_Sydney2012。美国诺如病毒暴发监测网络CaliciNet监测显示,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GⅡ.P16-GⅡ.4_Sydney2012在所有暴发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2%。建立广泛的监测网络对流行的诺如病毒分子分型进行监测,对于研究疫苗、预防控制大规模相关疾病的暴发和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个体化自我管理效果评估
金志萍, 顾红英, 倪小英, 于雪梅, 韩玉琴, 郭美祥
[摘要](15406) [FullText HTML](7332) [PDF 820KB](245)
摘要:
目的评价个体化的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市奉贤区邬桥、西渡社区共计招募97例与家庭医生签约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9例,对照组48例。干预组: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教育和病情评估,采用专家解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及指导、强化家庭成员及糖友参与的综合模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两组病例随访6个月,前后均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A)生活运动方式的调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低血糖的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男28例,女21例; 年龄(62.56±12.54)岁; 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 年龄(62.02±11.73)岁;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二组在饮食、运动、用药行为,血糖监测、低血糖知识认知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健康行为得分:饮食(59.92±2.38)分、运动(33.44±3.29)分、用药行为(27.30±1.46)分,血糖监测(29.22±2.85)分、低血糖知识认知(24.12±1.72)分; 血糖检测指标:空腹血糖(5.52±0.73)mmol/L、餐后2 h血糖(8.14±1.73)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76±0.62)%,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健康行为得分、血糖指标的改变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个体化的自我管理能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