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  星期
    • 首页
    • 期刊介绍
      1. 杂志简介
      2. 编委会
      3. 发展历程
      4. 编辑部
    • 在线期刊
      1. 当期目录
      2. 过刊浏览
      3. 优先出版
      4. 下载排行
      5. 浏览排行
      6. 引用排行
    • 作者指南
      1. 投稿须知
      2. 写作指南
      3. 下载中心
      4. 开放获取政策
    • 期刊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高级搜索
    E-mail Alert订阅
    LOGO
    • 首页

    • 期刊介绍

      1. 杂志简介
      2. 编委会
      3. 发展历程
      4. 编辑部
    • 在线期刊

      1. 当期目录
      2. 过刊浏览
      3. 优先出版
      4. 下载排行
      5. 浏览排行
      6. 引用排行
    • 作者指南

      1. 投稿须知
      2. 写作指南
      3. 下载中心
      4. 开放获取政策
    • 期刊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摘要(5)
    上海市静安区HIV感染者管理模式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分析
    孙果梅, 顾凯侃, 程华
    doi: 10.19428/j.cnki.sjpm.2018.1888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管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5—2016年“小组关怀管理模式”组的感染者(150例)和未参加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感染者(150例)中已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共22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其一般情况、生活行为方式、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心理状况和医学应对等信息,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221例HIV感染者中,模式组124例,对照组97例。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为86.0%,模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9%和78.4%。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管理模式(β=1.871,P < 0.001)、每月可支配收入(β=0.600,P=0.001)、社会支持利用度(β=0.174,P=0.044)和屈服的医学应对态度(β=-0.153,P=0.003)。结论静安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小组关怀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感染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但这一管理模式应从覆盖人数和内容方式两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小组关怀管理模式,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中国艾滋病流行新变化及新特征
    何纳
    doi: 10.19428/j.cnki.sjpm.2019.19912
    该文对我国过去10年来艾滋病流行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总体平稳,但地区差异显著。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老年男性人群中HIV感染风险较高,HIV基因亚型更加复杂,CRF01_AE、CRF07_BC、CRF08_BC的流行率不断上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覆盖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但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原发性耐药率也显著增加。为应对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出的新特点,需要适时调整艾滋病防控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 高危人群, 监测, 分子流行病学, 抗病毒治疗
    2006—2019年台州市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分析
    李笑琴, 何佳谕, 汪剡灵, 许圆圆, 沈伟伟, 丁盈盈, 何纳, 陈潇潇
    doi: 10.19428/j.cnki.sjpm.2021.20396
    目的分析2006—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台州市2006—2019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K-M)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904例研究对象,K-M法估算抗病毒治疗后1、3、5、8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94.9%、93.1%和92.1%,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分别为91.3%、85.3%、81.8%和73.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8~30岁年龄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基线无贫血、抗病毒治疗有效、基线无症状体征、传播途径为同性性传播相比,年龄51~60岁(HR=4.94,95%CI:1.66~14.69)、年龄>60岁(HR=9.14,95%CI:3.14~26.63)、基线贫血(HR=2.24,95%CI:1.55~3.23)、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HR=4.35,95%CI:2.14~8.86)、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HR=3.90,95%CI:2.73~5.58)、异性性传播(HR=1.92,95%CI:1.15~3.20)、基线出现症状体征(HR=1.68,95%CI:1.16~2.41)是HIV感染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台州市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各年累积生存率、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年龄大、有贫血的HIV感染者,加强对抗病毒治疗初期效果的监测,并做好“发现即治”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HIV相关病死率。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生存, 影响因素
    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现况分析
    王继宝, 罗倩倩, 姚仕堂, 高洁, 杨世江, 曹艳芬, 叶润华, 杨跃诚, 何纳, 段松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德宏州《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病例报告库和治疗库中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截至2016年8月,德宏州新报告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90例,其中中国籍71例(78.9%),外国籍19例(21.1%);68例(75.6%)已接受抗病毒治疗,中国籍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3.1%,外国籍为47.4%;病例从发现到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19.5 d (IQR:7.0~66.5 d)。影响该类人群抗病毒治疗接受率的因素包括国籍(OR外籍vs中国籍=0.28,95%CI:0.09~0.93)、民族(OR少数民族vs汉族=0.31,95%CI:0.10~0.97)。51例目前在治且定期随访者的基线CD4细胞计数为(383.43±226.41)个/μL,最近一次随访CD4细胞计数为(665.63±364.10)个/μL,平均增长(282.20±276.02)个/μL;其中42例(82.4%)进行了HIV病毒载量检测,病毒完全抑制者占92.9%(39/42),病毒抑制不确定者占7.1%(3/42),无病毒抑制失败者。结论 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治疗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强外国籍、少数民族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
    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效果及耐药研究
    傅卓华, 黄志征, 赵秀萍, 雅雪蓉, 赵艳秋
    doi: 10.19428/j.cnki.sjpm.2019.19776
    目的了解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和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组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 6个月、年龄≥ 16岁者进行血浆HIV病毒载量(VL)及基因型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共2 881人纳入研究,2 541人(88.2%)VL持续≤ 1 000 copies/mL,340人(11.8%)曾检出VL>1 000 copies/mL;最近1次VL检测中2 728人(94.7%)≤ 1 000 copies/mL,153人(5.3%)>1 000 copies/mL,病毒学失败率为5.3%。离异或丧偶、基线CD4 ≤ 200个/mm3、治疗时间 < 1年或≥ 1年且 < 3年、初始治疗方案为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EFV(依非韦伦)或AZT+3TC+NVP(奈韦拉平)者病毒学失败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40名VL>1 000 copies/mL者中,278人(81.8%)成功扩增样本,其中135人(48.6%)检出耐药突变位点,以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为主,突变频率最高位点分别为M184V/I和K103N/Q。年龄36~45岁、基线CD4计数≤ 200个/mm3、CRF01_AE亚型者耐药发生比例高,分别为53.3%、67.9%、55.4%。结论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率较高,但病毒学失败者中耐药突变位点检出率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早期治疗和依从性教育,定期开展VL和耐药监测,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耐药
    上海市静安区HIV感染者管理模式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分析
    孙果梅, 顾凯侃, 程华
    doi: 10.19428/j.cnki.sjpm.2018.1888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管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5—2016年“小组关怀管理模式”组的感染者(150例)和未参加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感染者(150例)中已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共22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其一般情况、生活行为方式、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心理状况和医学应对等信息,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221例HIV感染者中,模式组124例,对照组97例。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为86.0%,模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9%和78.4%。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管理模式(β=1.871,P < 0.001)、每月可支配收入(β=0.600,P=0.001)、社会支持利用度(β=0.174,P=0.044)和屈服的医学应对态度(β=-0.153,P=0.003)。结论静安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小组关怀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感染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但这一管理模式应从覆盖人数和内容方式两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小组关怀管理模式,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中国艾滋病流行新变化及新特征
    何纳
    doi: 10.19428/j.cnki.sjpm.2019.19912
    该文对我国过去10年来艾滋病流行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总体平稳,但地区差异显著。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老年男性人群中HIV感染风险较高,HIV基因亚型更加复杂,CRF01_AE、CRF07_BC、CRF08_BC的流行率不断上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覆盖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但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原发性耐药率也显著增加。为应对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出的新特点,需要适时调整艾滋病防控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 高危人群, 监测, 分子流行病学, 抗病毒治疗
    2006—2019年台州市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分析
    李笑琴, 何佳谕, 汪剡灵, 许圆圆, 沈伟伟, 丁盈盈, 何纳, 陈潇潇
    doi: 10.19428/j.cnki.sjpm.2021.20396
    目的分析2006—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台州市2006—2019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K-M)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904例研究对象,K-M法估算抗病毒治疗后1、3、5、8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94.9%、93.1%和92.1%,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分别为91.3%、85.3%、81.8%和73.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8~30岁年龄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基线无贫血、抗病毒治疗有效、基线无症状体征、传播途径为同性性传播相比,年龄51~60岁(HR=4.94,95%CI:1.66~14.69)、年龄>60岁(HR=9.14,95%CI:3.14~26.63)、基线贫血(HR=2.24,95%CI:1.55~3.23)、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HR=4.35,95%CI:2.14~8.86)、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HR=3.90,95%CI:2.73~5.58)、异性性传播(HR=1.92,95%CI:1.15~3.20)、基线出现症状体征(HR=1.68,95%CI:1.16~2.41)是HIV感染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台州市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各年累积生存率、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年龄大、有贫血的HIV感染者,加强对抗病毒治疗初期效果的监测,并做好“发现即治”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HIV相关病死率。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生存, 影响因素
    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现况分析
    王继宝, 罗倩倩, 姚仕堂, 高洁, 杨世江, 曹艳芬, 叶润华, 杨跃诚, 何纳, 段松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德宏州《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病例报告库和治疗库中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截至2016年8月,德宏州新报告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90例,其中中国籍71例(78.9%),外国籍19例(21.1%);68例(75.6%)已接受抗病毒治疗,中国籍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3.1%,外国籍为47.4%;病例从发现到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19.5 d (IQR:7.0~66.5 d)。影响该类人群抗病毒治疗接受率的因素包括国籍(OR外籍vs中国籍=0.28,95%CI:0.09~0.93)、民族(OR少数民族vs汉族=0.31,95%CI:0.10~0.97)。51例目前在治且定期随访者的基线CD4细胞计数为(383.43±226.41)个/μL,最近一次随访CD4细胞计数为(665.63±364.10)个/μL,平均增长(282.20±276.02)个/μL;其中42例(82.4%)进行了HIV病毒载量检测,病毒完全抑制者占92.9%(39/42),病毒抑制不确定者占7.1%(3/42),无病毒抑制失败者。结论 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治疗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强外国籍、少数民族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
    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效果及耐药研究
    傅卓华, 黄志征, 赵秀萍, 雅雪蓉, 赵艳秋
    doi: 10.19428/j.cnki.sjpm.2019.19776
    目的了解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和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组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 6个月、年龄≥ 16岁者进行血浆HIV病毒载量(VL)及基因型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共2 881人纳入研究,2 541人(88.2%)VL持续≤ 1 000 copies/mL,340人(11.8%)曾检出VL>1 000 copies/mL;最近1次VL检测中2 728人(94.7%)≤ 1 000 copies/mL,153人(5.3%)>1 000 copies/mL,病毒学失败率为5.3%。离异或丧偶、基线CD4 ≤ 200个/mm3、治疗时间 < 1年或≥ 1年且 < 3年、初始治疗方案为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EFV(依非韦伦)或AZT+3TC+NVP(奈韦拉平)者病毒学失败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40名VL>1 000 copies/mL者中,278人(81.8%)成功扩增样本,其中135人(48.6%)检出耐药突变位点,以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为主,突变频率最高位点分别为M184V/I和K103N/Q。年龄36~45岁、基线CD4计数≤ 200个/mm3、CRF01_AE亚型者耐药发生比例高,分别为53.3%、67.9%、55.4%。结论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率较高,但病毒学失败者中耐药突变位点检出率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早期治疗和依从性教育,定期开展VL和耐药监测,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耐药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1957510, 021-61957520, 021-61957521, 021-61957522 传真: 86-21-62788894 Email: zazhi@scdc.sh.cn 沪ICP备17042941号-2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  百度统计

    版权所有:上海市预防医学会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

    沪ICP备17042941号-2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百度统计